我國夏秋季降雨集中,而在強降雨引發的水災過后,水災對建筑物造成的破壞和影響仍舊存在,嚴重時甚至導致建筑物無法繼續使用。你知道水災后的建筑物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嗎?這些變化對建筑物的影響是否嚴重?
水災后建筑物發生了哪些變化?
01
地基與基礎
建筑物基礎受到浸泡后,建筑物周圍的土質此刻的含水量較高,最基本的也處于飽和狀態,所以基礎的承載力會跟著土質類型的不同而改變,土質越差,下沉的越深,有的甚至滑移。通常來講,柔性基礎抵抗變形的能力要比剛性基礎強很多,而在剛性基礎中,條石基礎與有地圈梁的剛性基礎要比磚基礎和無地圈梁的剛性基礎強很多。水災之后地基會發生嚴重破壞,這主要是由于地基承載力下降而導致基礎不均勻下沉或滑移,使得地基上面的結構出現裂縫,變得傾斜,最后發生位移。
02
柱、墻
柱、墻浸泡在水里,隨著被水淹的深淺,柱和墻承受了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后,水的侵蝕就會導致柱和墻斑駁脫落。特別是無外粉刷的磚墻、土墻、小型預制塊墻,發生變形,受到侵蝕的情況更嚴重,更明顯。
03
梁、板
基礎的沉陷和滑移很容易引起梁、板的變形,一般長期受水淹或洪峰之后會發生。一般情況下,梁、板出現變形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如果梁、板單獨存在,變形之后可以拆除換新;超過一定標準的變形,該房屋就視為危房,應該按照危房的有關規定處理。
04
屋架、屋面
建筑物受到洪水災害以后,基礎變形往往會影響到屋架,屋架受到沖擊力后也會變形。如果屋架傾斜量超過一定比例、端節點連接松動產生明顯裂縫、下弦產生的豎向裂縫和跨度大于規范限值,都應該立即停止使用。如果屋面現澆板下面產生交叉縫、現澆板上面周邊產生裂縫,預應力預制板產生豎向裂縫,端頭混凝土松散露筋等,都說明屋架已經失去了工作的能力,應該加固或者翻修,嚴重的應該拆除。
水災影響后的房屋安全評估四步驟
一、水災后房屋安全評估四步驟之:望
水災過后,需對房屋進行進行實地踏勘。通過觀察了解房屋現狀:
(1) 房屋是否傾斜
對于傾斜嚴重的房屋,肉眼即可判斷出是否存在傾斜。對于傾斜不明顯的房屋,通過鉛錘觀測法或是經緯儀觀測法,來判定房屋傾斜程度。當判斷有傾斜時,需要結合專業人員比對國家現行規范進行量化檢測。
(2) 房屋周邊水位、室內(地下室)進水水位
觀察周邊是否還存有水坑,室外地下水位是否仍比較高,地下室和室內是否還存有積水,要盡快對積水進行處理。對于地下工程,當室外水位高于之前設計的抗浮水位時,在進行室內排水的同時需進行室外降水。避免造成地下室內外水位差導致地下室上浮造成二次結構損害。
(3) 房屋整體沉降情況
房屋沉降可以通過房屋是否傾斜、是否出現裂縫來觀察。通常房屋傾斜伴有房屋沉降,同時也會導致房屋出現裂縫??梢酝ㄟ^經緯儀觀測法判斷房屋沉降量。
(4) 基礎底部是否有沖刷懸空狀態
在洪水浸泡或沖刷后,存在基礎回填土被洪水沖刷走的可能性,對房屋有潛在風險,需探明是否有此情況出現。
(5) 地基土(樁基)是否有沖刷
基礎是房屋的根基,判斷房屋是否可以繼續使用與基礎密不可分,需探明地基土是否牢靠。
(6) 房屋室內構件變形(裂縫)情況
看房屋內部主要構件是否出現開裂、酥裂、碳化、起鼓的情況。
二、水災后房屋安全評估四步驟之:聞
水災過后除了現場實地踏勘,觀察房屋現狀,還需要向相關人員了解房屋過去以及當前的使用情況,尊重科學,避免主觀臆斷。
(1) 傾聽建設方的描述
判斷房屋是否經過正規設計、施工、監理。在實際踏勘過程中,不乏存在自建房,業主私自進行房屋加層改造,并且改變房屋使用功能。這種自建房屋本身就存在安全風險,在遇到極端情況后,其安全風險系數大增
(2) 傾聽業主方描述
聽業主方對房屋的評價。業主方對房屋現狀及周邊情況最為了解。通過業主方可以得知裂縫發展情況、水位上升以及退去的時間等具體細節。
三、水災后房屋安全評估四步驟之:問
(1) 房屋的建設資料
需要向建設方或業主詢問詳細建設情況。如建設年代,結構形式等。詢問業主是否有竣工圖紙等相關資料,便于后續有必要的鑒定評估工作。
(2) 地基和基礎的情況
詢問地基和基礎做法。針對應急安全評估,首先要判斷是否有倒塌風險,是否有次生災害的可能。通過了解基礎做法、地基土的情況以及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從專業角度來初步判斷地基是否可靠。
(3) 雨水前后的變化
結合防洪一線抗災人員和業主方的描述,具體詢問房屋在雨水前后的變化。是否存在裂縫?裂縫的發展情況?等相關信息。
四、水災后房屋安全評估四步驟之:切
房屋整體安全風險等級劃分:
通過以上“望”、“聞”、“問”三步驟,來應急評估房屋的安全風險等級。具體分為A、B、C、D四個等級,劃分如下:
A級:房屋無危險點,房屋結構安全。
災后房屋無出現傾斜,無出現裂縫,基礎無滑移可視為A級房屋。結構無需加固。
B級:個別構件出現損傷,但不影響主體結構安全,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對于建筑無明顯傾斜、無沉降、基礎無滑移,地基未出現懸空且地基土未被沖刷走時;個別或少數結構構件出現細微裂縫或裂縫不超過2mm,并且裂縫不再繼續發展的房屋,可視為B級房屋。
以上AB等級房屋,人員均可以不撤離,房屋可繼續使用。個別出現裂縫或變形的構件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
C級: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
房屋的一部分樓蓋、梁板斷裂,部分墻、柱傾斜,局部基礎下沉,發生大范圍的裂縫和變形、且變形持續發展的房屋,可視為C級房屋。
D級: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應整體拆除。
房屋整體出現傾斜即將倒塌,大部分樓蓋、梁板斷裂,地基出現大面積沉陷的房屋,可視為D級房屋。
出現以下情況的房屋均可判定為CD級房屋:
1、對于建筑出現傾斜、沉降且程度大于規范限值時(超過層高的1.5/100,三層以上,超過總高的0.7/100),或相鄰墻體連接處斷裂成通縫。
2、對沉陷和滑移較大的基礎,或者地基存在懸空的、地基土被沖刷走的房屋。
3、柱、墻產生傾斜,傾斜量超過高度的1/100。
4、梁板出現明顯裂縫,裂縫大于1mm,且裂縫寬度持續發展。
對于C級房屋,待人員撤離后,根據鑒定結果對局部受損構件進行更換或加固處理。對于已經出現出現局部垮塌的C級房屋,需先拆除局部垮塌的部分,再依據現行規范做安全鑒定評估有專業的、具有資質的加固公司進行加固處理。
由此可見,水災對建筑物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大小不一,建筑物在水災后能否繼續投入使用還需請專業的鑒定公司先對其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