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在路基壓實度試驗檢測中的應用思考
摘要:在路基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為了可以很好地保障道路的質量,所以在施工中就需要作為壓實度的檢測。其中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灌砂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均勻顆粒砂而順利置換一個試洞體積,然后通過試驗數據的方式就能夠很好地計算出施工過程中的路基壓實度。在本文中具體分析試灌砂法運用與路基壓實度的檢測過程中的情況。
關鍵詞:灌砂法;路基壓實度;試驗檢測;應用;思考
0引言
在試驗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結合路基工程實際施工情況進行壓實度質量的控制,這就使得整個施工過程中可以及時掌握壓實度,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控制路基工程的質量。在實踐工作中可知,路基的壓實度直接對公路使用情況、強度以及安全性等帶來良好的幫助,因而在施工過程中路基當中所包含的各種因素,如土質、壓實功能(如壓實遍數、機械性能、壓實速度以及土層厚度)、含水量和壓實過程中自然與人的因素,都會影響路基的質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中人員需要通過試驗的方式很好地控制壓實度,進而能夠提升路基的質量。在本文中主要分析灌砂法運用于路基壓實過程中的情況。
1灌砂法的基本原理與適用范圍
通過灌砂法進行路基壓實試驗,需要保障其內部所包含的雜志是的勻砂,而且粒徑需要保持其位于0.3至0.6mm之間。在整個試驗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在特定的高度上讓砂石自由下落,而且在下落的時候還需要試洞。此外,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掌握相關的集料大小等,并且可以將進行替換成為一個標準砂,然后計算出對應的集料實際含水總量即可,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很好地推算出試樣密度。在操作過程中,這一試驗方法可以運用于現場進行基層的測定,或者是底基層,然后結合砂石路面情況和路基材料進行壓實檢測。需要注意的是該方式不能運用在填石路基中有較大的空洞的情況或者是大空隙的壓實度中。
2對于量砂的選擇
參照國家對公路試驗的相關要求可知,其中在壓實度的試驗過程中需要掌握量砂的質量,具體如下:第一,量砂需要保持清潔、均勻和烘干,同時還需要控制好放置的具體時間,這可以和空氣中濕度保持良好的平衡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需要保障外界的其他因素不會對量砂整體密度產生不良的影響;第二,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控制好量砂質量,一方面是保障量砂具有良好的連續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整個試驗過程中獲得足夠量的砂。此外,桶內砂實際高度和筒頂之間的距離需要保持低于15mm,主要是因為不同的砂面具有不同的高度,而且其下落的速度也會有差異性,此時在灌進標定中才能夠很好地保持砂石可以順利通過。
3量砂的標定
3.1標定罐深度對砂松方密度的影響
參照我國公路試驗相關的規則制度控制,其中筒內砂對應高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都有十分明確的規定。在量砂過程中需要標識出對應的標定,其中筒內砂對應高度和筒頂之間距離需要低于12mm。此外,為了可以很好地控制好量砂的質量,工作人員在處理標定罐中的深度需要控制器對砂松方的密度所帶來的影響,此時,就可以讓整個標定的罐深度在每降低一厘米之后,其砂密度就會下降大約1.1%。由此可知,深度不同也會導致整個砂的密度帶來影響,這就需要工作人員能夠在試驗過程中很好地控制好現場試驗洞的深度,即能夠將其和室內標注的定罐深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3.2儲砂筒中砂面高度對砂密度的影響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筒內砂的質量以及高度都需要明確作出規定。一般情況下,筒內砂對應的高度和筒頂之間的距離需要充分控制好,這可以保障試驗過程中罐內砂獲得良好的密度。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儲砂筒中的高度需要給予良好的控制,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需要控制好筒內砂質量,通常情況下需要精確到1g左右。在每次進行標定和完成試驗之后都需要保持處于這一質量。主要是由于整個試驗過程中所標定的砂總量是一致的,這就可以很好地防止砂的自重不同。在這一前提下,試驗過程中的砂下落速度同樣可以保持良好的一致性,進而可以充分保障整個量砂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對提升試驗數據的價值具有良好的作用。
3.3注意量砂自身穩定性
由于該試驗作為路基施工中保障質量的重要環境,工作人員通過試驗的方式不僅可以掌握相關的數據資料,而且還能夠很好地為路基施工提供指導。因此,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注意量砂的穩定性。通常情況下,量砂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干凈、均勻等之外,還需要在試驗過程中認真標定數量。通常情況下,工作人員在完成一次試驗之后,就需要重新標定量砂,這能夠很好地保障試驗數據準確性。
4現場試驗的相關控制要點
4.1試驗地點的選擇
在進行試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選定良好的試驗點。在選擇過程中需要確保試驗點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這不僅會影響整個壓實度的結果,而且沒有良好代表性的試驗點中還難以掌握實際情況。但是,工作人員還需要控制好試驗點的距離,如果整個試驗點的位置太遠,此時就會導致整個工作的效率。
4.2粗糙面與基板之間的量砂質量標定
在這一環節中,砂面高度主要是反復對砂面高度以及重量之間進行測定,這就能夠很好地防止室內標定量發生較大的偏差,而且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檢查以及校正基板和粗糙面的之間的距離。對于基板使用而言,在使用過程中,檢測過程中需要選擇一個較為平整性的地面,從而保障整個試驗過程中可以有效降低誤差。
4.3開挖試洞
挖出過程中,全部材料都需要取出具有良好代表作用的樣品,并且將其放置于鋁盒或者是潔凈搪瓷盤當中,然后就可以測定其含水量。樣品數量控制方案如下:如果采用小灌砂筒的方式進行測定,此時對于較小的細粒土而言,則保證其大于100g,其他的各種粒土則保持為500g左右。工作人員采用大灌砂筒進行測定過程中,細粒土則在開挖中試洞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大于200。此外,各種不同的中粒土則需要大于1000g,為了可以很好地控制粗粒土、石灰、水泥以及粉煤灰等材料,可以取出材料烘干,開挖量大約為2000g,并保障其精確度為1g。
4.4灌砂
在灌砂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時間,工作人員操作中以邊緣處為標準砂流動作為依據,靜止之后,需要停止十秒才可以中止灌砂,能夠很好地掌握壓實度和真實結果之間的差異。在本次試驗過程中采用灌砂法的方式測定路基壓實的情況,工作人員在完成相關的準確工作之后,就可以進行罐砂操作。試驗操作的相關參數見下表一:
5結束語
在路基施工過程中,灌砂法運用在于壓實度的試驗過程中,可以便于工作人員很好地掌握路基壓實度,同時也充分保障路基的質量。但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該方式還存在一定的缺點,即需要攜帶砂量較大,同時稱量的次數也非常多,所以整個試驗過程中,速度非常慢。然而,在路基壓實度的試驗中,工作人員需要積極注意這一問題,能夠在試驗中獲得良好的精確度,從而保障路基的綜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