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作為住宅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已成了住宅的標配。,根據住建部最新《住宅項目規范》,新建住宅建筑電梯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入戶層為二層及二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單元應至少設置1臺電梯,且轎廂深度不應小于1.40米,寬度不應小于1.10米……入戶層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或入戶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住宅建筑,每單元應至少設置1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而電梯井作為不可缺少的結構,也常常出現滲漏水且成為重大安全隱患,令人十分煩腦。很多時候,電梯井滲漏水情況又比較復雜,修繕往往需要使用多種工法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電梯井滲漏主要原因
(1)受所處位置影響:地下電梯井通常處于建筑的水平標高最低部位。就如同在海里潛水,潛的越深,所受水壓越大。所以該部位所承受的地下水壓是最大的。
(2)受混凝土質量影響:如混凝土澆筑不密實,原先應有的結構自防水功能喪失。(3)受施工影響:有些電梯井未做防水處理,為了施工方便,在基礎澆筑完畢后,若電梯井有滲漏出現,就采取附加防水層設防。(4)因底板先做防水層,再現澆側壁混凝土墻,這樣導致電梯井側壁混凝土墻跟底板斷層。原施工防水層就沒有起到應有的防水效果,這樣地下水就會不斷從斷層處滲漏進電梯井內。(5)土建施工時,底板的大量積水沒有排干、排盡,而直接把混凝土倒入水中,造成底板四周出現很多蜂窩、麻面、孔洞、疏松。與底板交接不嚴實,而電梯井底部位置一般處于正負零水位線以下,當地下水壓較大時,地下水會通過孔洞、麻面、裂縫及疏松等處滲漏至底坑,造成電梯井積水。(6)電梯井側壁內外均未做防水處理,造成地下水從井壁外墻滲透進壁內而造成電梯井積水。
電梯井內的水往往是地下水通過壓力由井外向井內滲透而來,要解決滲漏的根本問題,必須重視電梯井自身防漏抗滲的能力。
電梯井滲漏水維修方法
電梯井的滲漏主要有以下兩種處理方法:
一、直接堵塞法:鑿開滲漏處直接用材料堵塞進去擠壓密實。該法通常用于點滲漏。
二、化學灌漿法:在裂縫兩側鉆孔、注漿。待漿液凝結后,在迎水面形成帷幕,可以有效地將水阻隔。該方法的施工程序如下:
(1)首先將電梯井基坑內及夾層內的積水排除,清理基層;(2)布孔:施工操作人員從電梯井基坑的一測開始逐處查找漏點,并用紅色噴霧式油漆標明。標示的方法根據滲漏部位的不同確定,大面積的滲漏采用密集的紅點標示,裂縫滲漏采用紅×標示,一般是沿著裂縫的走向每隔250px兩邊交替標記,單個的滲水點采用紅色的○標示;(3)鉆孔施工:布孔完畢后,緊隨著的施工人員手持電鉆根據紅色的標記在漏點旁3至100px處與基面保持45o角鉆孔,孔徑為(10mm)注漿嘴的直徑,鉆孔深度為結構層厚度的一半,標記紅點的孔鉆孔深度要淺,紅×標示的點鉆孔深度要深一些并稍微向裂縫處傾斜。紅色的○標示的點鉆孔深度要深,直至有明水流出;然后在鉆完孔的地方安裝注漿嘴,安裝時要盡量深設,只露出1至37.5px在墻外并擰緊。
(4)注漿施工:注漿采用電動注漿機進行,并在注漿管的一端安裝壓力表,當注漿各孔段的進漿量小于5L/min,并達到設計壓力后穩定10min,檢查孔的吸水量每米小于1.0L/min時注漿結束,然后進行下一處的施工;
(5)封孔處理:注漿結束后,剔鑿掉注漿嘴,然后用剛性堵漏材料封閉;
(6)注漿完畢后,刷涂4mm柔韌型防水灰漿。
具體做法如下圖: